基层安全生产宣教工作应做到“三点并重”

行业资讯
    日前,国家安监总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焕宁在强调安全生产新闻宣传和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性时指出,做好安全生产新闻宣传和信息公开,有利于扩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的覆盖面,有利于提高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知识技能的知晓率,有利于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监督、支持、推进安全生产工作,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是提高全社会安全素质的必由之路,也是抓预防抓治本的战略举措。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要把加强安全生产新闻宣传和信息公开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强化对新闻宣传和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

    笔者身在基层,基层安监干部要找准安全生产宣教工作的切入点,抓住安全生产的关键点,以消除教育培训盲点为目标,推进安全生宣教“全面开花”,实现安全生产宣教工作与安全监管的有机统一,实现基层安监干部的责任担当和安全使命。笔者认为基层应做到“三点并重”。

  一是注重支点,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宣教工作的领导责任。安全生产宣教工作抓得好不好、实不实,关键在领导,核心在领导,领导就是支点。要树立宣传教育不到位就是最大隐患、抓宣教就是抓落实、抓治本、抓传播的理念,建立完善明确的领导责任制、落实措施、考核办法、责任体系和奖惩机制,尤其要在落实“一把手”负责制上加大力度,认真解决负责人不想抓、管理者不愿抓、生产者不真抓、安全员不会抓的问题,切实将安全生产宣教工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管理者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机构不健全、措施不落实、投入不到位,造成安全生产事故责任的,要严格追究“一把手”领导责任。

  二是注重难点,在安全生产工作上,提高全员安全生产意识是难点,因为群众层次多样、习惯文化认知不一,树立系统的安全意识观念、统一社会公众安全意识,的确存在难度。所以,在实践中应把宣传工作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大系统中去思考,纳入本地区、本企业宣传工作的总体部署中统一实施,面向全社会,着眼于社会公众安全生产意识的普遍增强,着眼于全社会注重安全生产风气的形成,把人民群众与企业职工利益放在首位,制定宣传教育工作战略。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宣传计划,周密安排宣传活动,使宣传工作的开展,呈现多样性、趣味性,让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乐于参加。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组织开展好各种安全“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等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放在心头、扛在肩上、说在口中,打好基础,实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全面开花,防范有力,解决难点。

  三是注重盲点,当前,基层因为条件、师资力量不匹配,还存在许多安全生产知识盲点、宣传区域盲点,这当中涉及企业、社区、班组、个人。如何消除这些既有点上又有面上的盲点,需要基层安监人组织师资力量对群众全面宣传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强化警示教育,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风险辨识、安全防护和自救互救能力,促进形成健康向上的安全生产文化氛围,对各级层管理者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的系列决策部署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有力的舆论氛围和社会基础。

    在宣传过程中,要因人而异不断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实现方式多元化。既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宣传,又要通过传统宣教工作方式进企业、进村组、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工地,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知识技能的全民知晓率,实现安全生产宣教工作的全覆盖。

    在宣传工作的手段上,坚持走社会化、公众化、公益化的路子,重视各部门的协同,实现手段的多样化与多元化,面向社会,把安全生产文化宣传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来办,以现代化传媒为载体,努力推动安全生产文化宣传的科学化和艺术化。通过创办安全生产专题栏目,开辟新的宣传教育阵地与媒体、新闻单位建立巩固的协作关系,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人们的安全生产意识观念,全力消除安全生产知识盲点、消除宣传区域盲点,实现人人知安全、人人讲安全。

  随着生产技术进步,新的安全知识技能也需要不断的更新掌握,况且安全生产宣传工作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掌握了的安全生产知识技能,会逐渐淡忘,安全意识会逐渐淡漠,安全态度会发生变化。要想保证安全生产,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就必须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宣传。我们基层安监人应围绕“科学发展的引领者、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安全文化的传播者、人民群众的服务者”的目标、围绕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这个中心部署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在发展中定位,在监管中尽责、在宣传服务中有为。做到找准支点、解决难点、消除盲点,实现安全生产、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