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间作业事故案例,注意事项,设备推荐

一,受限空间事故案例

2025 年 6 月 7 日 15 时 40 分,安徽省宣城市的安徽司尔特化肥科技有限公司维修车间班长刘某,未经审批且无监护,擅自携带气割设备进入换热器出口管道这一受限空间内作业。很快,刘某便在管道内中毒窒息昏迷。随后,硫磺制酸车间班长陈某巡查时发现异常,伸手救援却因吸入气体全身发软而放弃。操作工徐某、程某赶到现场,虽佩戴滤毒罐式防毒面具进入管道救援,但最终两人也相继昏迷。此次事故致 1 人死亡、2 人受伤。经判断,事故空间内可能为低氧环境造成 “缺氧窒息”,且制酸装置尾气中含有高浓度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加速了人员伤亡。而救援人员因选用防护装备不当,进一步扩大了事故后果,凸显受限空间作业及救援安全规范的重要性 。

 

2025 年 8 月 18 日下午,四川成都某市政工程队在进行污水井清理作业时,一名工人下井后因吸入有害气体昏迷。另外两名工人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便下井救援,也相继中毒。事故造成 3 人中毒,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经调查,污水井内积聚了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作业人员未按规定进行气体检测和佩戴防护装备,安全意识淡薄。相关部门责令该工程队停工整顿,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与管理。

 

二,受限空间作业注意事项

受限空间作业中毒事故看似突发,实则绝大多数源于人为疏忽,只要严格遵循安全规范,完全可以避免。

1,作业前的检测

作业前 30 分钟内,使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对空间内氧气含量(正常范围 19.5%-23.5%)、有毒气体(如硫化氢、一氧化碳)浓度、可燃气体浓度进行检测,检测点需覆盖空间上、中、下不同区域。

2,现场监护与通讯​

安排专人在空间外全程监护,不得擅自离开,监护人员需掌握应急救援方法,与作业人员保持实时通讯(如对讲机),每 5-10 分钟确认一次状态。​

作业人员携带的工具需防爆(如无火花扳手),避免产生明火引发爆炸(如涉及动火作业,需额外办理动火许可,清理周边可燃物)。​

3,动态检测与应急响应​

作业过程中持续监测气体浓度,若检测仪报警(如氧气骤降、有毒气体超标),立即停止作业,全员撤离至安全区域,排查原因后再决定是否继续。​

严格控制作业时间,避免长时间停留导致体力不支或气体环境变化,必要时轮换作业。

 

三,设备推荐

移动式区域气体检测报警仪 GQB - 200A7 Pro PTL

GQB - 200A7 Pro PTL 通过把受限空间内气体连续不间断的抽出来,视频通过电缆引出来进行气体监测和视频监管,在一台设备上实现气体抽取和监测,视频采集,视频展示,云台调整,视频存储,视频上传系统平台和手机端的功能,实时查看检测数据和监控画面,远程调整云台,实现受限空间内作业的连续在线监管。

 

受限空间作业需牢记 “先检测,后通风,再作业”,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气体检测和防护措施,从源头规避风险,才能避免类似事故重演。

 

发布时间:2025年8月21日

文章来源:东方报警官网

说明:本网站对转载、分享、陈述、观点保持中立,目的仅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及版权问题等错误信息,请及时联系我们,感谢支持!